深耕AI/物聯網應用 高通強化萬物智慧連結轉型

作者: 廖專崇
2025 年 03 月 26 日

成立40週年的晶片大廠高通(Qualcomm),在行動通訊產業之後,正式轉向人工智慧(AI)與物聯網(IoT)領域,並且推動:讓人工智慧從雲端走向終端。從智慧手機、PC、汽車到工業物聯網與零售設備,高通以裝置上AI(On-Device AI)為核心,重新定義AI運算的場域與角色。

高通副總裁暨台灣、東南亞與紐澳區總裁劉思泰強調,高通致力推動AI在裝置上運行,打造萬物智慧連結的世界

高通副總裁暨台灣、東南亞與紐澳區總裁劉思泰表示,AI模型的小型化正在翻轉過往對生成式AI仰賴雲端算力的思維。以今年初表現亮眼的DeepSeek R1為例,其在維持準確性的同時大幅縮小模型規模,展現邊緣設備運算AI的可行性與潛力。裝置端AI可帶來更自然、個人化、即時與具隱私的體驗,AI將成為未來的主要使用者介面,讓多模態AI代理人得以跨應用自動執行任務,簡化人機互動。

根據Tirias Research研究指出,若將僅20%的生成式AI負載從雲端轉移到邊緣,至2028年將可為雲端總體擁有成本(TCO)節省高達160億美元。

在邊緣AI的商業應用方面,高通推出了Qualcomm Dragonwing,主打以AI為核心的嵌入式與工業物聯網平台。高通業務總監呂承翰指出,Dragonwing整合了高通在AI、低功耗高效運算與連接的技術,可支援智慧工廠、自助零售、無人化商店等多元場景。

面對開發者生態系,高通則以Qualcomm AI Hub作為平台核心,提供超過百種預先最佳化的AI模型,協助開發者快速整合、部署裝置端AI應用。高通資深行銷總監江昆霖指出,AI Hub近日已正式支援繁體中文介面,並整合台灣本土語言模型TAIDE(Trustworthy AI Dialogue Engine),成為開發者無痛接軌裝置AI的一大助力。

同時,高通的Snapdragon X系列晶片內建的NPU,已支援超過60家AI獨立軟體供應商、實現140種以上AI應用案例,包括影像辨識、語音助理、個人化推薦等。

從高通的佈局來看,未來AI將不再是雲端巨擘的專利,而是成為每一台裝置的核心運算引擎。無論是工業控制器、智慧監控、互動看板或個人裝置,透過邊緣AI與裝置端模型,即可實現低延遲、高隱私與即時響應的智慧體驗。劉思泰總認為,結合雲端與裝置的混合式AI將成為主流,而高通的目標,就是協助所有夥伴以更快的速度、更高的效率,擁抱智慧轉型。

標籤
相關文章

加速台灣物聯網產業發展 高通/經濟部攜手合作

2016 年 11 月 08 日

乘上AIoT大浪 宇瞻提農業/水情管理解決方案

2018 年 06 月 01 日

高通併恩智浦正式破局 將持續強化5G/新興市場發展

2018 年 07 月 30 日

2020高科技產業榮枯 唯「5G」是問

2019 年 12 月 20 日

強化感測/思考/連結/行動力 NXP迎接全面智慧化時代

2020 年 08 月 31 日

安提邊緣智慧系統滿足5G聯網需求

2020 年 09 月 09 日
前一篇
德州儀器推出全球最小微控制器 優化小型應用性能與尺寸
下一篇
Cadence擴大與NVIDIA合作 推動加速運算與AI代理技術進步